
作者:口腔小编 发表时间:2017-11-01 点击咨询医生
日常生活中,很多口腔症状都在给我们敲“警钟”。比如牙龈出血、红肿等,很多人都会以为是单纯的“上火”,而这实际是口腔疾病的症状表现,如果放下不管,病情就会进一步发展,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、脱落。许多人对牙齿问题的认知存在五大误区。
误区一:牙龈出血只是上火
牙龈反复出血、红肿,很多人都会以为这只是上火了,只要清清火就可以了,但其实这是牙结石和牙菌斑附着在牙龈下和牙齿表面,引起的牙龈浅表性炎症,就会出现牙龈反复出血和红肿。
误区二:牙龈红肿出血,会觉得没事,不用引起注意
牙龈浅表性炎症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炎症,而且牙龈出血和红肿的严重程度,也和自身免疫力有着直接关系。如果牙龈炎反复的出血、红肿,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,就会进一步发展,形成牙周病。此时会发现自己的牙缝变大,随着牙槽骨的吸收,牙龈开始慢慢萎缩,牙龈出血状况会进一步加重,有时伴有牙龈充血溢脓。
误区三:牙齿冷热敏感,用抗敏牙膏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
当牙周病发展到中期时,牙龈会随着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,萎缩得越来越严重,当牙龈萎缩至2/3时,大部分的牙根就会暴露在外。而此时,就会感觉牙齿冷热敏感、酸痛,牙缝进一步扩大,这时食物就会易嵌塞在牙缝内,而且也会使牙齿松动情况加重,时不时也会出现有咀嚼无力感。抗敏感牙膏其实只能起到缓解轻微牙齿敏感的作用,对于导致敏感的病因,并不能起到有效治疗,因此抗敏感牙膏,一般是建议在牙周治疗后,配合使用。
误区四:牙齿不松动就可以不用治疗了
临床有很多牙周病人,都是等到牙齿松动和牙周溢脓时才会来看牙医,其实这时牙周病的侵害已经非常严重了,已经错过了治疗佳时期。牙周病发展后期时,会出现牙周脓肿,牙槽骨严重吸收,牙龈严重萎缩,大面积牙根外露,牙齿的Ⅲ度松动,甚至会脱落;而且这种牙槽骨的吸收,会波及相邻的多颗牙齿,使多颗牙齿松动、脱落。
误区五:得了牙周病,觉得治疗没什么用要拔牙
在牙龈炎还没有发展成牙周病时,如能及时治疗,其实牙齿完全可以保住,这时及时有效的自我菌斑控制、龈上洁治、龈下刮治后,炎症会消退,牙龈的组织可完全恢复健康。那么,如果已经发展成牙周病,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,该怎么治疗?对于重度牙周病人来说,如何消除控制牙周炎症,阻断牙龈萎缩,重建牙周骨组织,才是有效留住真牙的治疗方法。